全國青聯第十期“青聯思享匯”活動1月13日下午在京舉辦。全國政協常委、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徐曉同全國青聯農業農村界別、新聞出版和新媒體界別、醫藥衛生界別、教育界別、文化藝術界別委員共120余人以現場或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充分發揮青聯組織為青年代言、政策倡導功能,引導青聯委員和廣大青年關注并積極參與“十四五”規劃編制。與會委員聚焦“完善引導青年人才返鄉入鄉創業的政策保障”、“優化鄉鎮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功能的政策建議”、“推進文旅融合和媒體融合,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建議”等主題分享探討,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全國青聯常委、新聞出版和新媒體界別主任委員,人民政協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相偉建議,要加強頂層設計,提高農村創業扶持政策的持續性、針對性和普適性,靈活、有效利用幫扶資金,營造良好創業環境,大力開展科技扶貧,積極引導互聯網企業參與鄉村振興。
全國青聯常委、新聞出版和新媒體界別秘書長,人民日報人民文旅董事長、總裁趙亞輝建議,要從區域發展頂層設計、加強政策傾斜、突出落地指導三方面出發,多措并舉,推動文旅融合、媒體融合,深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全國青聯委員、搜狐集團品牌公關部負責人陳昆建議,要健全國有資本進入互聯網企業、完善互聯網企業上市等相關政策,對新興媒體、自媒體出臺具有可操作性的優惠政策,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全國青聯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防軍事頻道節目主持人羅旭建議,要推進廣電媒體體制機制創新和組織架構重構,推進跨界合作、拓展傳播渠道,加強人才培養、下沉宣傳力量,借力5G、AI等新技術,創新傳播方式,不斷提升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
全國青聯常委、文化藝術界別主任委員,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趙聰建議,要加大文旅產業創新力度,加快推進文旅融合、媒體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創新開展文化產品創作和消費引導,厚植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
全國青聯常委、文化藝術界別副秘書長,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夏銳建議,要結合各地歷史文化、民俗民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IP產業和文化名片,借助互聯網培育核心吸引力,尤其是吸引青年人才和消費群體,實現“引進來、帶出去”。
全國青聯委員、農業農村界別秘書長,北京密農人家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孔博建議,要不斷完善返鄉下鄉創業配套政策,推動地方政府積極兌現中央支持返鄉下鄉創業政策,強化返鄉下鄉創業項目用地等要素保障。
全國青聯委員、農業農村界別副秘書長,湖北省荊門市崗東菀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吳渝婷建議,要出臺切實有效的激勵政策,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農村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鼓勵民營企業投身“育種工程”,引導市民下鄉、能人返鄉、企業興鄉。
全國青聯委員、農業農村界別副秘書長,大連大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健建議,要優化地方營商環境,打破政策限制,解決返鄉創業人員子女教育、醫療等剛需和痛點,將青年返鄉入鄉創業納入地方黨委政府人才工作考核。
全國青聯委員、北京興業富民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慧琦建議,要加大惠農政策宣傳、兌現力度,創新農村人才培育機制,增加農村人才提升空間,利用互聯網平臺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青聯常委、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丹表示,要加大政策、資金、科技投入,健全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推進綠色健康食品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鄉村綠色旅游,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全國青聯常委、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韓丹發言
全國青聯委員,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北海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建航建議,要開展中醫藥人才普惠鄉村行動,推廣傳統中醫文化生活方式,推進中醫藥產業融入園林綠化和生態種植,探索中藥種植養殖合作社模式,借鑒扶貧工作經驗和模式,推進鄉鎮公共衛生事業發展。
全國青聯委員、山西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山西省精準醫學診斷治療中心副主任李亞峰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要在鎮村衛生機構推行即時檢測(POCT)技術,實現“早發現、早診斷”的目標,切實提升農村地區群防群治水平。
全國青聯委員、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朱凌燕建議,要建立農村地區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三級預防體系,借助醫聯體、5G醫療及“互聯網+醫院”等平臺連軸共轉,實現醫生和醫生互通、醫生和患者溝通、患者和監測互聯。
全國青聯委員、教育界別副秘書長,清華大學學堂在線負責人、北京慕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王帥國建議,要推進鄉鎮教育數字化轉型,提高教育教學的可預見性,充分利用數字化內容和系統,以在線教育等手段,加大優質教學資源和經驗的供給力度,實現教育治理方式變革。
全國青聯委員、教育界別副秘書長,河北科技學院執行董事,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執行董事周政陽建議,要大力開展“互聯網+”線上教育,推行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推進學科交叉職業教育,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
徐曉同志參與討論分享。他指出,青聯委員是各行業各領域優秀青年的代表,有責任、有能力為黨和國家發展獻計獻策。要不斷提高建言獻策的針對性、建設性,把握“十四五”時期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要求,切實認識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到明大勢、議大事,確保建言獻策焦點不散、方向不偏;把握建言獻策的全局視野和青年視角,堅持大視野、小切口,站位要高、落點要實,聚焦國家發展和青年領域的突出問題出主意、獻良策,堅持勤調研、多溝通,真正把青年關心關注的問題收集好、反映好。青聯組織要進一步打造彰顯委員作用的組織平臺和工作品牌,不斷完善內容設計,支持和推動青聯委員在服務青年、履職盡責中不斷取得新成績、展現新作為。
活動由團中央統戰部部長、全國青聯秘書長劉愛平主持
來源:全國青聯
編輯:孔令彤
校審:吳昌濤
值班編委:連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