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中華工商時報》2021年1月14日頭版刊發:凝聚起青年企業家共生共創共助的文化力量。
《中華工商時報》是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管主辦,以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樹立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積極健康形象為根本宗旨的新政經類報紙。辦報思想充分體現了“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1989年10月6日在北京創刊,海內外公開發行。
《中華工商時報》2021年1月14日頭版刊發
學習強國APP 2021年1月14日轉發
全國工商聯公眾號 2021年1月14日轉發
中華工商時報全聯通公眾號 2021年1月14日轉發
第十一期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修班(民營企業家)合影
全文如下▼
凝聚起青年企業家共生共創共助的文化力量
——第11期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修班側記
"疫情阻擋不了我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與情懷,這樣的課程實屬不易,我能深深感受到組織對我們的信任與栽培,一定珍惜這份光榮使命。"第十一期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修班班長、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丹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說。
2020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在京聯合舉辦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修班。來自全國各地的64位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齊聚一堂。在學員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次學習,更是對年輕一代企業家的鞭策與期許。
■ 克服疫情困難 共探中華傳統文化
據記者了解,本次研修班的主要任務是加強對民營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幫助民營企業家提升文化自信,增強創造活力,提振發展信心。
研修班聚焦"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同時安排了政治理論與經濟形勢,邀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以及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的知名專家學者,為學員講授了"中華文化與文化自信""中華儒商傳統與企業家精神""近代民營企業家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課程。
培訓班特別增設了"破冰"環節,努力通過分組結對、圖畫介紹、才藝表演等豐富學員交流形式。青年企業家們格外珍惜這次學習機會,熱情高漲。"每次走進班級,與大家坐而論道,都讓我有新的收獲和感悟。"班委成員、黑龍江玉泉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立友接受采訪時表示,疫情可能會壓垮身體,但不會壓垮經濟發展,具有儒商精神的青年企業家應該積極參與到后疫情時代經濟回溫的浪潮中去,深入學習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是必不可少的。
"'四個自信'是有機統一的,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礎上的文化傳承和創新是可以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我覺得這次學習機會非常難得,來了以后更是發現自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班委成員、貴州金州金礦業集團董事長徐華健說。
"一開始,班級里很多年輕人并沒有意識到這次學習多重要,但是當我們邊學邊研討,介紹自己企業所在的領域能夠怎樣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們看到在企業發展中將傳統文化復興和創新的多種可能性,而這正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重要問題。"韓丹告訴記者,看到企業家們的多元分享,他堅信文化自信將對國家和企業發展產生持久的驅動力,而這種自信需要對中華傳統文化更深入的學習來培養。
■ 增強文化認同 激發傳承創新使命
培訓期間,利用晚間課余時間,青年企業家們結合課程學習,立足企業發展,就"如何繼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開深入的討論。
發言中,一些在國外留學的企業家紛紛表示,本次學習增強了自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同。"我14歲就被送往法國讀書。在楊立華老師'中華文化和文化自信'的課上,我感受到中華文化蘊含的價值觀是一直流淌在我的血液里的,這是我36年來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脈絡與價值。"世紀榮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程程說。
回憶起課程內容,企業家們連連稱贊,心里涌出很多想法與記者分享。楊立友告訴記者,"中華儒商傳統與企業家精神"的課程令他印象深刻。"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文化層面,更滲透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儒商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濟產物,既能培育新經濟時代的儒商,也能提供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楊立友表示,通過學習儒商文化,他也思考了玉泉酒業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希望未來能將思想力量融入企業發展當中,不僅僅助力經濟發展,更努力成為有思想、有擔當的企業。
徐華健告訴記者,在"文化自信"提出以后,他便尤為注重文化學習和建設,這幾年真正地落地落實。2019年底,由厐思純和徐華健聯合編著的《歷史視野下的黔贛文化》一書出版發行,探討黔贛兩地之間的文化、經濟交流從歷史向當下的延續。他感慨道:"來到研修班,聆聽專家的解讀,加深了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識。"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的王建均老師在'中華儒商傳統和企業家精神'課上讓我們問自己,'我來這里干什么?''我的這一生有何意義?''我們能為社會做些什么?'我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流了很久。"徐華健說,沒想到課上老師的幾個問題,點燃了自己心底的情緒,"企業家不僅僅要致力于創造社會財富,更要有情懷、有信仰,致力于為社會、為人民服務,就像張謇一樣。"徐華健在課后一直反思企業家精神,想到很多,他認為無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還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民營企業家都不能"缺席"。
■ 踐行實業報國 攜手共同成長
"希望多年以后,同學們翻開這本書,看到合影和'實業報國'幾個字,還能想起我們上課的點點滴滴。"韓丹對記者說。在研修班的最后,韓丹攜班委成員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本書--《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每本書中夾了一張本次研修班的大合照,班委的每個成員簽上名,并簽題"實業報國"。
2020年11月,《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書剛剛出版,就引起韓丹的關注。"這次來參加研修班的都是新生代企業家,都是青年朋友,而這本書正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人的囑托,非常契合,把它送給大家,也希望傳遞一份精神力量。"韓丹說。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稱贊張謇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韓丹深感研修班很多同學受到了鼓舞,"學習張謇精神,寫下'實業報國',更多的是一種期許,給同學力量,也給自己力量,時刻提醒著,我們是誰,我們未來要往哪去。"韓丹說,希望能在大家心中埋下這顆種子,也期待同學中能出現"新時代的張謇"。
收到贈書后,企業家們也深受觸動。"翻開書看到這幾個字,我很感動,感覺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提升了境界,我們不僅是為自己辦企業,更是為國家、為社會在奮斗。"北京中和珍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邱中安說。
韓丹介紹,課程結束后,班委計劃每年開展一次全班的游學活動,有意愿、有條件的企業家可以組織同學來自己企業及所在城市交流學習。"我想在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組織大家來長春游學,到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考察過的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一汽集團研發總院等地方學習,還可以參觀我的新工廠。"韓丹告訴記者,班委希望通過促成企業家的重聚,走到實踐中去,還可以舉辦研討會,交流大家學習之后的企業發展情況,把各自探索出的傳承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的經驗相互分享,讓這份同學情誼變成一種共生、共創、共助的力量。
"班長一直強調希望在未來繼續為大家服務,這讓我很感動。"徐華健說,他也希望大家的學習不止停留在這一次相聚,未來能再跟同學們交流,更希望有機會參加更多研修班的活動。
記者了解到,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修班今年還將繼續舉辦,為更多青年企業家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此外,2021年研修班將創新活動形式,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集中授課的基礎上,組織學員到山東曲阜開展現場教學。
作者:牛暢
文章來源:《中華工商時報》2021年1月14日